首页

关于中翰

新闻公告

产品中心

创新服务

人才中心

联系我们

抗疫专栏

新闻公告NEWS

全产业链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园的“金名片”——医智汇创新工场

发布时间:2016-09-09 16:37:45

      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经济效益最显著的高新技术支柱产业之一,引得无数生物医药领域人才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虽有满腔热血,但初创型生物医药企业却不得不面对研发周期长,成果转化难,上下游配套复杂,渠道不畅等“拦路虎”。而医智汇创新工场却用自己的全产业链将“拦路虎”完美锁死,为生物医药人才铺平了一条创业的康庄大道。

        
    医智汇创新工场位于余杭经技术开发区(钱江经济开发区)的中翰盛泰(杭州)生物科技产业园内,是一个以中翰盛泰体外诊断试剂研发、生产、销售、物流全产业链为基础,技术创新为主体的产业园。园区总面积约为45000平方米,不到3年时间里已引入企业40余家,2015年实现产值4.3亿,税收3000多万元,在2016年余杭产业大会上更是斩获“十佳科创园区”这一殊荣。
    
科研水平是决定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主心骨。正如其名,医智汇创新工场将医学上的智慧汇聚在一起,为园区内企业的发展以及中翰盛泰的全产业链提供充实的技术储备。“园区内入驻企业均为科创型生物医药企业,通过与上海交通大学建立医学诊断技术联合实验室,已有7位教授、28位硕士和博士为园区内企业提供强力科研实力保障。”中翰盛泰副总经理唐涛告诉记者。“依托企业的发展,它们也将成为中翰盛泰的全产业链上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持。”同时,企业之间的相似性,也为它们带了技术互补的可能。例如,园区内的普优生物曾遇到生物血清提纯的技术难题,而园区内的另一家企业博茵生物刚好是这方面的专家,在博茵生物的帮助下,普优生物得以迅速攻克这一技术难关。

        
    园区建设是否成功,取决于入驻企业的发展状况,医智汇创新工场又是如何解决生物药企业研究成果转化这一难题呢?医智汇创新工场给出的答案就是“让园区来扮演企业家的角色,让科学家可以始终扮演好科学家的角色”。“目前许多园区都存在后期集聚效力不够的情况,为此,我们利用中翰盛泰拥有的近6000家医疗终端客户这一庞大的市场资源,为园区内的企业提供了全过程的上下游对接,代替他们扮演不擅长的‘企业家’角色。”例如,园区内有一家昆腾纳米所研发的纳米材料,将有可能成为中翰盛泰下一代核心技术的核心原材料供应商,成功解决了企业的科研成果接入市场难这一现实问题。
      
    “逐鹿者不顾兔,决千金之货者不争铢两之价。”这是中翰盛泰的核心价值观,医智汇创新工场同样也不拘泥于眼前的蝇头小利,一心瞄准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恰逢如今医疗体制改革,区域化的检验中心建设将成为一种趋势,我们希望在未来医智汇创新工场可以成为整个检验行业的‘智库’,服务好区域检验中心,切实为提升区域检验中心的诊断能力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唐涛如是告诉记者。

                                                  转自余杭晨报  记者 杨嘉诚

                   

                                                             

电话:0571-89028388
邮箱:ad@joinsta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