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中翰

新闻公告

产品中心

创新服务

人才中心

联系我们

抗疫专栏

新闻公告NEWS

周旭一:用七年时间,做一个能影响行业的企业

发布时间:2018-10-22 16:01:29

“前几年,曾经有国外的上市公司出资5亿美元收购中翰盛泰,我拒绝了。”

“原因有两个,一是我们对生物企业在国内的发展很有信心;二是我们这样的人,还是有点家国情怀在。”

中翰盛泰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的会议室里,董事长兼总经理周旭一说这番话时,表情很平静。

这个身材高大的中年人看起来颇有儒商的气质:正装,戴眼镜,动作克制,说话大部分时候轻而有力。1997年,当他和三位合伙人共同创办“杭州丽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时,并没想到有一天,自己掌舵的这辆列车,会在短短二十年后,以“中翰盛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名义,承载众多盛誉: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承担单位;浙江省重大研发专项承担单位;浙江省“隐形冠军”企业;浙江省首个体外诊断类创新医疗器械获批项目;浙江省创新大奖企业;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产创新医疗设备应用示范……

 

NFL项目:

一个拿到全国大奖的原创项目

 

这段时间,周旭一的心情不错。

几天前,在由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和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发起和指导,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承办的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中,中翰盛泰的《新型纳米微球液相芯片检测仪器和临床多指标诊断试剂的开发应用》项目(简称“NFL项目”)在全国300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全国总决赛三等奖。

得奖,对中翰盛泰来说不是新闻。但这一次的大赛,其规格和专业性在业内有目共睹,他们的竞争对手包括国内多家知名高校和医疗机构。这使得NFL项目的得奖显得意义重大。

更何况,NFL项目本身便让周旭一寄予厚望。

通俗来讲,NFL项目可以用尽量少的生物样本,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检测出尽可能多的指标。相对于现在“抽七八管血,等一两天”的检验现状,NFL项目应用在实际中,“只要两滴血,就能在两个小时内能精准完成多达几十项指标的检测。”周旭一告诉我们。

更何况,它并不仅仅只是会应用在人体检测方面。

周旭一将它定义为“目前中国在体外诊断领域唯一拥有核心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平台性技术”,换言之,它可以外延到各个领域:医学基础研究、新药开发、司法鉴定、食品卫生监督、宠物诊断……

这是一个兼具研究深度和应用广度的项目。而周旭一说,他本人最自豪的,是这个项目本身具有的创新意义:一个原创性的微球编码技术。

为了这项由上海交大开发的核心技术,他曾经有两年时间每周跑一趟上海寻找合作机会;也曾经用整整一年和交大磨合作细节;还能用足够的耐心,支持团队埋头“烧钱”五年做研究。

——这是周旭一多年来的两个坚持:一,做原创技术;二,做长线项目。

“生物企业的项目,大都是周期长,盈利慢,要慢慢‘养’。”周旭一说,“可能我们会做得更辛苦,但是付出的努力,在某一天总会看到回报。”

 

原创技术:

一个延续7年的坚守

 

周旭一和开发区结缘,是在2010年。

这一年,杭州中翰盛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立并入驻开发区。

也是这一年,周旭一正在思考企业新的发展方向。

之前,他所做的医疗产品,适合中国市场需要,销量也好,唯一算不上缺点的“缺点”就是使用的都是市场上已有的技术。

对一个有技术野望的创业者来说,这是一件很难受的事情。于是2010年,周旭一给公司定下了新阶段的发展方向:加大研发投入,做高质量的原创技术。

做研发,需要的是人和钱。这一点,周旭一很清楚。

2013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和中翰盛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设立的上海交通大学-中翰盛泰医学诊断技术联合实验室正式成立。

2018年7月,在联合实验室前期发展的基础上成立了中翰盛泰液相芯片高等研究院。

——正是这个被公司内部戏称为“专门烧钱”的研究院,拿出了让业内瞩目的NFL项目。

7年间,周旭一也听到过反对的声音。

“中翰盛泰成立以来,每年的研发投入都在总投入的10%以上,7年下来已经超过2亿元。”

“前几年,有股东跟我说,把公司的研发经费砍掉一点,账面上数字会好看很多。我拒绝了。”

“中翰盛泰这家企业像一列高铁。股东是乘客,他们可以选择随时上下车;我是司机,我要坚守在列车上,还要保证车辆的持续稳定运行。”

“对我来说,公司的未来比眼下账面上的数字更重要。”

这,是周旭一7年来的坚持。

 

浙江生物制品跨境服务中心:

一个影响行业的倡议

 

除了坚持做原创技术,去年,周旭一还做了一件影响行业的大事:因为他的倡导,浙江生物制品跨境服务中心落户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

这是一个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同时具备检验检疫生物医药特殊物品集中监管与海关公共型保税仓储双重功能,为浙江生物医药行业提供集中进出境法规咨询、统一监管查验、国外国内全程冷链物流、国内入关后保税仓储、供应链金融等服务。2017年5月,平台正式启动,旨在打造一条专业的特殊物品出入境绿色通道,并且成为华东地区首家集国检与海关一体的特殊物品出入境集中监管平台。

而建立这个服务中心的起因,是周旭一在公司内一个玩笑般的“发现”:“为什么我的研发人员这么空?”

他得到的答案是:研发所用的一部分原材料需要到国外购买,根据规定,此类科研原料必须要经过省卫计委、杭州海关(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审批,一般审批流程在两个月以上,只有得到监管部门批准才能与国外联系购买,国外发货后到达国内港口还需要与普通货物一起排队等待查验后才能放行,这整个流程完成至少两三个月的时间。也难怪研发人员只能“坐等收货”。

“肯定不是只有我们一家企业遇到这样的问题。”周旭一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有什么办法,能够缩短这段时间?

这个想法,与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想法不谋而合:促进生物医药行业集聚发展,首先要解决科学家的“粮食问题”,只有在修通科研协作的高速绿色通道后,才能让项目源源不断涌入浙江。为此,生物医药特殊物品出入境监管,如何做到“最多跑一次”?这个命题应运而生。

各方努力的结果是:由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政府主体推动平台建设,杭州海关(原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杭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余杭海关作为行业监管部门提供政策支持,并由杭州医智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作为运营主体,平台秉承“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创新监管机制”的原则,联合研发出基于信息化风险评估、集中监管、全程监控、远程查验的全新监管系统——浙江生物医药特殊物品出入境集中监管信息平台。

这个平台可以对出入境特殊物品进行全流程追溯,实现一站式资料提交及监管审批、全程产品追溯、过程温度监控及预警、生物安全风险防护等全方位整合。有效解决审批时效长、产品中途因为超温而失效、运输过程生物安全风险等困扰行业发展的实质问题。

平台运行后,对生物医药产品出入境有需求的企业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产品出入境时间从原来3个月缩短到半夜月内。曾经浙江某肿瘤医院一个科研标本需要寄到国外,自己花了半年多时间未果。但是接触到平台后,从开始对接到海外收到标本不过一周时间;同样西湖高等研究院作为浙江乃至国内寄予厚望的科研型大学也面临类似从海外进口产品迟迟无法进口的困惑,平台也在10天左右顺利解决。

浙江、上海、江苏……周旭一说,如今整个华东地区的已经有90多家科研院校及公司,因这个平台受益

 

基层医疗分体诊治:

一个真正切中就医痛点的试点项目

 

而现在,周旭一又在忙另一件影响整个基层医疗的大事——基层医疗分级诊治的集成解决方案。

这是个什么样的概念?

——如果你曾经抱着生病的孩子深夜跑医院急诊的经历,又或是曾心急如焚地等待过一项检验结果,就会明白这个项目对基层医疗的意义。

 

去医院看病,从医生开出检验单,到患者拿到检验报告,至少需要三四个小时,真正用于医生问诊的时间则可能只有几分钟,这经历大家想必都不陌生。那么,如果将专业级别的医疗检验设备下沉到社区15分钟医疗圈内的门诊、诊所,在30分钟内完成便捷、精准的检验项目,让大部分常见病的诊治、慢病监测完成一站式的医疗服务。是不是可以节省医患双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这就是周旭一敏锐捕捉到的一个市场痛点。他把这个叫做“数字化即时检验工作站”。

这又是一个注定可以让中翰盛泰大展身手的领域——基于中翰盛泰的原创技术,他们可以做到准确、快捷地完成各项检测,“30分钟能出具80多个项目的检测结果,满足80%常见病的检测需要。所有的检验设备都由我们信息化平台监控,做好质量把控。”周旭一说。

这个项目从去年启动,如今已经在杭州和余杭的数十家门诊、诊所试点。——如果你去杭州拱墅区香积寺路上的九州大药房旗舰店,就可以看到这个“数字化即时检验工作站”。

而接下来周旭一的目标是:争取在5年内将这个工作站铺开下沉到5000家有资质的门诊、诊所。

想必,这又将是一件在行业内影响深远的大事。

“中翰盛泰成立7年来,干了同行10到15年的事。我们不敢说以一己之力带动行业发展,只希望能够为这个行业做出一点贡献。”

这,就是一个行业核心企业的企业价值观。


电话:0571-89028388
邮箱:ad@joinstar.cn